学校主页
English
导航
网站首页
部门介绍
通知公告
工作动态
办事指南
下载专区
学生相关资料
教师相关资料
其他资料
工作动态
More+
首次新生军训拉练活动圆满完成
2023-09-07
“2023级本科新生入学指导”系列活动助力新生开启大学生活
2023-09-07
上理学子赴安徽工程大学暑期研学项目圆满收官
2023-09-07
关于公布2022年度综合素养类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
2022-11-28
我校39个项目获批2022年第一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
2022-11-23
关于公布2022年度校级优秀产业技术学院的通知
2022-11-22
我校获得17项市级教学成果奖
2022-11-08
我校新增2个本科专业
2022-02-28
关于印发《上海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赴校外做毕业论文(设计)管理办法》的通知
2021-11-26
本科教务管理系统
一网畅学
学生工作一体化平台
就业信息服务网
一网通办
通知公告
More+
18
2025.06
关于转发各学院2024-2025第二学期短学期授课安排的通知
各位同学:各学院2024-2025第二学期短学期授课安排已发布,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。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
12
2025.06
关于开展2025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(设计)评选工作的通知
各学院:根据毕业论文(设计)年度工作安排,学校将于近期组织开展2025本科优秀毕业论文(设计)评选工作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一、评选范围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(设计)正常答辩批次,总评成绩优秀(大于等于90分)的毕业论文(设计)。二、推荐条件学院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(设计)需要满足以下条件:1.符合《上海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管理办法》要求;2.校级中期检查,所有评阅指标需为提交或合格;3.论文重合率小于等于15%(以学校首次查重结果为准);4.校级双盲评审,分数需大于80分,结果需为同意答辩;5.答辩成绩大于等于90分;6.校级后期抽检,结果需为合格。三、推荐比例1.每个专业按修读毕业论文(设计)人数的不高于3%推荐(四舍五入),可推荐人数不足1人的按1人计算;2.若有专业没有满足推荐要求的学生,该专业推荐名额可由学院总体调控到其他专业;若有专业推荐名额无法全部使用,剩余的推荐名额也可由学院总体调控到其他专业;优秀毕业论文(设计)遵循宁缺勿滥原则,请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择优推荐;3.除满足第二条所有的硬性条件外,学院还应参考学生的毕业论文(设计)总评成绩并按照下列标准择
04
2025.06
上海理工大学关于2025届本科第一批延缓答辩学生毕业论文(设计)重合率检测与盲审的通知
各学院、各位同学:2025届本科第一批延缓答辩学生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即将进入答辩环节,根据《上海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(设计)工作管理办法》的要求,现将重复率检测与盲审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一、重合率检测1.重合率检测日程(1)请学院打包这批同学的论文统一发送给教务处实践教学科,论文需提交word版,以“学号+姓名+专业+第一批延缓答辩查重文稿”命名(例如“18151000+张三+数学与应用数学+第一批延缓答辩查重文稿”),毕业论文(设计)查重文稿要求只含正文部分,去除封面、目录、摘要、参考文献、附录、致谢部分,截止日期为6月10日24:00。注意:请学院合理安排时间,查重文稿应该为论文(设计)的定稿,学生需提前将毕业论文(设计)交给指导老师审核确认是否符合查重及答辩要求,指导老师确认无误后上交,由学院统一收集,打包发送。(3)6月10日中午12:00前,各学院确认第一批延缓答辩学生的毕业论文(设计)过程性资料(任务书、开题报告、中期报告、中期检查表、至少12篇周志、阶段性文稿)在系统中全部上传提交确认完整。(4)6月11-13日,教务处将统一对第一批延缓答辩学生的毕业论文(设计
11
2025.03
关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
各学院(部、中心):为深入贯彻落实《“十四五”教育发展规划》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》等文件要求,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,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,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根据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调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运行模式及征集2024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通知》要求,2024年7月启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工作,同时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运行模式进行了相应调整,相关事项通知如下:一、项目简介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旨在通过政府搭台、企业支持、高校对接、共建共享,深化产教融合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,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。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主要包括六类:(1)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项目;(2)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;(3)师资培训项目;(4)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;(5)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;(6)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。教师/学生须注册高校账号,每个账号对应一位项目申请人。教师账号可申报“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”“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”“创新创业教育改革”“师
本科招生
教学运行
教学研究
专业评估认证
质量监控
学生服务
学生就业
经管实验中心
创新创业
学科竞赛
书院风采
计算中心
教务处
学生工作部(处)
基础学院
创新创业学院
公共实验中心